跳至內容

川普總統實施自1933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美國關稅提升,涵蓋全球進口

此次貿易保護主義的重大升級表現為大規模提高進口關稅,反映出關稅作為經濟政策工具的強勢運用。這類舉措通常擾亂既有貿易流動,加劇地緣政治和商業緊張局勢,並對全球供應鏈帶來不確定性。
關鍵指標

14.36

熱度指數
  • 影響級別
    Medium
  • 影響範圍
    Global
  • 最後更新
    2025-08-19
關鍵影響
消極影響 (17)
消費電子行業
汽車製造業
美國電晶體製造與設備行業
美國零售業
標準普爾500指數
美國林業和木材生產商
總影響數: 17 | 積極: 0 | 消極: 17
事件概述

此次貿易保護主義的重大升級表現為大規模提高進口關稅,反映出關稅作為經濟政策工具的強勢運用。這類舉措通常擾亂既有貿易流動,加劇地緣政治和商業緊張局勢,並對全球供應鏈帶來不確定性。該舉措標誌著向單邊措施的轉變,可能引發受影響貿易夥伴的報復或反制措施,進而影響更廣泛的國際經濟關係。

採集記錄
川普總統實施美國1933年來最高關稅
2025-08-01 22:05

週四,川普總統宣布並實施對幾乎所有國家的進口商品大幅提高關稅。相較川普上任時,幾乎所有進入美國的商品都面臨明顯更高的稅率。這些關稅將使美國進口商品的實際關稅率從去年的1.2%提升至超過18%,達到自1933年《斯穆特-霍利法案》以來的最高水準。川普政府表示,此舉旨在增加政府收入、強化國內製造業、對國際施加政治壓力,以及解決美國持續的貿易逆差。財政部報告,自川普上任以來已徵收約1500億美元的關稅,且多家美國製造商宣布將在國內投資新工廠。關稅政策也用於和平協議和減稅談判。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的貿易逆差曾因該政策暫時縮小。政府承認,儘管部分貿易夥伴已同意採取新措施消除貿易障礙,但其他國家提出的條件未被川普總統認為足夠。這些新關稅標誌著多年降低關稅、鼓勵全球化政策的逆轉。政府援引長期以來的貿易不平衡、外國關稅差異以及對美國出口和產業能力的影響,為此大幅提升找到合理依據。

特朗普總統宣布對數十個國家實施大規模新關稅
2025-08-01 13:04

8月1日,唐納德·特朗普總統宣布並實施了一系列針對全球數十個國家的大規模新關稅。這些新措施將美國的基礎關稅率設定為10%和15%,涵蓋廣泛的進口商品。此外,政府對所有被認定為轉運貨物的商品徵收40%的關稅,即這些商品通過第三國轉運以規避美國的貿易限制。這些政策標誌著政府為重塑全球貿易格局以有利於美國所做努力的重要升級。

這些被稱為歷史性規模的關稅,是特朗普總統持續應對他所稱的不公平貿易做法、並重新平衡美國與其貿易夥伴間互惠關稅率運動的最新步驟。白宮表示,新規則和稅率將立即生效,恰逢既定的8月1日互惠關稅期限之前。

此次行動導致美國的平均有效關稅率攀升至近百年來的最高水平。政府報告稱,美國的關稅收入因此大幅增長。公告還提及了美國與主要貿易夥伴在新關稅實施前幾天達成的一系列雙邊協議。特朗普政府堅稱美國經濟保持韌性,且該政策增強了美國在全球貿易談判中的槓桿作用。

文章未提供關於受影響具體國家或商品的更多細節,亦未包含特朗普總統或政府官員的直接言論。

川普總統提高對加拿大進口貨物的關稅至35%,於截止日前生效
2025-08-01 08:06

週四,在自訂的午夜截止時間前數小時,川普總統正式宣布了一系列影響多國的新關稅措施,其中包括對加拿大進口貨物的顯著增稅。根據白宮公告,美國將把不在美墨加協定(USMCA)涵蓋範圍內的加拿大貨物關稅從25%提高至35%。該措施將於8月1日星期五東部時間凌晨12:01生效,全面執行預計在8月7日開始,以便海關及邊境保護部門調整流程。

這項決定是更廣泛行政命令的一部分,旨在「重設全球貿易關係」,並解決持續的貿易逆差。川普政府稱,這些關稅是為糾正貿易失衡和因應包括北部邊境非法藥物流通問題的必要措施。白宮聲稱新政策還旨在強化美國國內製造業及供應鏈。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對此表示失望,並稱「加拿大只占所提到跨境芬太尼問題的1%」。

新的關稅政策亦對其他國家設定不同稅率,對與美國有貿易順差國家的貨物統一徵收10%關稅,對貿易逆差國設立15%的最低關稅率,對部分國家及所有轉運貨物則實施高達40%的關稅。全球股市對此消息普遍下跌,南韓股市下跌近4%。

該行政命令依據包括《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和1974年《貿易法》的授權發布。商務部長霍華德·拉特尼克確認貿易協議截止期限不會延長。

總結:此次核心事件是宣布並正式實施自2025年8月初起,對部分加拿大進口商品徵收35%關稅,作為美國更廣泛貿易政策調整的一部分。

隨著川普政府承諾未兌現,美國貿易關稅截止日期變動,不確定性加劇
2025-06-17 21:05

2019年,川普政府承諾「關稅透明的夏天」,預計90天內達成90項貿易協議,以解決持續的貿易戰並緩解經濟不確定性。然而,隨著八月臨近,這一承諾大多未兌現,導致全球貿易未來的長期不確定性。起初,互惠關稅約在90天前暫停,並計劃於7月31日重新實施。但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隨後表示,8月1日現為美國貿易夥伴達成協議或面臨4月宣布提高關稅的關鍵日期。 這一不明確的時間表引起了商界憂慮,原本預期的貿易緊張局勢明確結束已轉變為持續數月不確定的循環。儘管美國宣布了與英國和越南的臨時貿易框架,但尚未形成全面協議。貝森特還暗示,可能會在他的聲明後48小時內宣布更多貿易協議。 2019年初以來,美國貿易政策從追求穩定長期貿易安排轉向不可預測的三到六個月週期。這種不穩定性使企業計劃複雜化並削弱投資者信心,公司面臨潛在的關稅恢復和截止日期變動的環境。經濟專家及商界領袖密切關注8月1日截止日期後的具體進展,貿易戰風險依舊存在。

總記錄數: 4
前編輯批評新東家破壞《波特蘭新聞先驅報》的新聞標準
《波特蘭新聞先驅報》過渡至新東家的過程中,引發了對新聞誠信和編輯獨立性的擔憂。批評者認為全國地方新聞信託可能更重視營運效率,而非傳統報導標準,這反映了媒體行業在財務及所有權模式變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