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指標
48.23
熱度指數-
影響級別Medium
-
影響範圍National
-
最後更新2025-07-25
關鍵影響
積極影響 (6)
事件概述
唐納德·特朗普總統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旨在改革美國的無家可歸管理,簡化無家可歸者從街道和露天營地中被移除的程序。該政策主要針對那些對自己或他人構成風險的人,促進強制精神健康或成癮治療的民事承諾。它指出在前一屆政府的最後一年中,有274,224人生活在街頭。
事件時間線
川普總統簽署行政命令 促進從街頭清除無家可歸者並調整無家可歸政策
在川普總統任內的一個星期四,他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旨在徹底改革美國應對無家可歸問題的方式。該命令指出,廣泛存在的流浪、擾亂秩序、突發爭執及暴力攻擊使城市變得不安全。報告顯示,在上一屆政府的最後一年,有274,224人在一個夜晚露宿街頭——這是有史以來最高數字。命令指出,這些無家可歸者中絕大多數有藥物成癮、精神健康問題或兩者兼有。
該政策將聯邦資金從優先提供住房再治療的“住房優先”策略轉向要求戒癮和治療的計畫。它強調對有心理疾病、對自己或他人構成風險或無法自理的個體通過民事拘留進行長期制度治療。司法部長應與衛生與公共服務部長協商,尋求扭轉阻礙民事拘留的司法先例和同意令,並提供技術支援、補助或其他幫助,協助各州和地方實施靈活的民事拘留、機構治療和降級治療標準。
行政命令指示衛生與公共服務部、住房與城市發展部及交通部優先向積極執行禁止無家可歸者露營、非法吸毒、閒逛和佔用空地的司法轄區提供補助資金,前提是在法律允許範圍內。
批評者,包括國家無家可歸法律中心的傑西·拉賓諾維茨警告,此命令迫使人們在富有同情心、基於數據的如住房等方法與將無家可歸或精神疾病犯罪化之間做出選擇。有憂慮認為,通過制度化治療精神病無家可歸者既不尊嚴,也缺乏證據支持。該命令標誌著無家可歸政策轉向優先考慮公共安全和戒癮,通過治療和民事拘留方法,重點從公共空間移除無家可歸者。
川普總統簽署行政命令,促進無家可歸者清除及推動民事收容
在週四,川普總統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旨在透過讓各州和城市更容易將無家可歸者從街道及戶外營地移除,改變美國無家可歸狀況的管理。該命令特別針對對自身或他人構成風險者,呼籲使用非自願的民事收容進行精神健康或成癮治療。
該命令指出「普遍流浪、擾亂行為、突發衝突和暴力襲擊」使城市不安全,並提到上一屆政府的最後一年中單夜有274,224人無家可歸,是有紀錄以來最高數字。它強調,大多數無家可歸者面臨藥物成癮、精神健康問題或兩者兼有,近三分之二的人一生活曾使用甲基苯丙胺、可卡因或鴉片類藥物。
與先前聯邦政策聚焦「先住房」策略——優先提供住房後再進行治療不同,這項新命令旨在優先提供要求戒毒及治療項目的聯邦資金,並支持執行無家可歸者露營禁令的城市。它指示司法部長與衛生及公共服務部長協商,尋求推翻阻礙對無家可歸且精神病患者實施民事收容的司法先例及同意令。
該命令還指示衛生及公共服務部、住房及城市發展部及運輸部評估聯邦資助項目,並於法律允許範圍內優先支持執行針對非法藥物使用、城市露營、流蕩和佔據行為法律的轄區。
批評者警告這種做法可能加劇無家可歸問題,與同情心及數據驅動的方法相違。國家無家可歸法律中心的傑西·拉比諾維茲形容該命令是在人道方法與對無家可歸及精神疾病刑事化之間強制擇一,而安·奧利瓦則表示,對無家可歸精神病患者的機構收容既不體面也無科學依據。
該行政命令標誌政策轉向,通過增加民事收容及嚴格執行無家可歸者營地條例以恢復公共秩序與安全,反映川普政府致力於解決美國街頭混亂根源的決心。